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引領中藥材種植走向規范化

中國中藥協會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8月20日在中國定西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上為甘肅兩傢公司頒發瞭三個“優質藥材指定出口基地”牌匾證書,此舉旨在 引領中藥材種植走向規范化本報記者 任壯8月20日,在甘肅壟西縣舉辦的中國·定西第五屆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上,甘肅岷歸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惠森藥材發展有限公司分別被確定為“優質藥材(當歸)指定出口基地”、“優質藥材(黃芪)指定出口基地”和“優質藥材(黨參)指定出口基地”。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中國中藥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藥材公司總經理吳憲,中國藥材公司副總經理祝紅五,中華中藥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臺灣)前理事長王瑞叁,臺灣制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威仁等為之分別頒發牌匾和證書。種植養殖專委會理事長王衛權告訴記者:“我們計劃在全國選擇20到25個品種建立"優質藥材指定出口基地",目的就在於引領中藥材種植走向規范化,一方面告訴藥農,隻有規范化才有發展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向境外客戶傳遞信息,隻要是與這樣的基地開展合作,完全可以放心。”藥材質量安全兩岸關註規范化種植將為中藥材質量安全提供重要保證,來自臺灣的中藥材廠商對“優質藥材指定出口基地”寄予希望。在中國中藥協會、中國藥材公司高層與臺灣部分廠商的座談會上,王瑞叁介紹,目前臺灣中藥企業40多傢,90%的原料藥采購自大陸,從事陸臺中藥材貿易的商傢達200多傢。很長一個時期,陸臺中藥材貿易須經香港轉口,中藥材價格到岸價格高企,“ 每千克紅棗700多臺幣,當歸、黃芪都是1000多臺幣”。王瑞叁說,兩岸直接通商後,臺灣廠商采購成本猛降,生意十分紅火,而如今,因臺灣中藥材檢測標準提升,中藥材品質問題凸顯。臺灣制藥工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林哲男提出,現在有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現象不可忽視,臺灣衛生管理部門近年來對越來越多的中藥材品種加強檢測,如抽樣超標的話,將對原料地藥材施以禁止進入的處罰。現任臺灣中藥委員會委員的王瑞叁十分瞭解臺灣中藥產業政策。他說,過去隻要有大陸質檢部門的一紙證明即可,現在雖然仍可憑證明入關,但藥監部門必須進行檢測,如檢測不合格,就要就地全部銷毀,“貿易商退貨無門”。他毫不諱言地指出:“源頭管理主要在大陸。”如果源頭管理不好,不僅損害瞭經銷商的利益,也影響瞭兩岸中藥產業的發展。吳憲說:“做藥就是做質量,做良心藥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中藥材質量標準不一,供應商素質不同,是中醫藥產業發展須正視的問題。他指出,中國藥材公司作為央企,會承擔起社會責任,積極探索中藥材規范種植,開展相關品質和質量重劃區信用貸款代墊標準建設。他還介紹,中國藥材公司將從以貿易為主,轉型為以中藥工業和種養殖業為主,在種養殖領域,一要自建自有基地,嚴格控制源頭的管理,保證質量,二要通過建立中國醫藥(600056,股吧)工業研究總院中藥分院,對道地藥材以及藥材質量標準和可追溯性進行研究。他說,大陸方面十分重視中藥材對臺貿易,希望與臺灣有關方面加強溝通交流,針對共同關註的問題,進一步開展合作。中藥現代化宜重心前移建設“優質藥材指定出口基地”,在中國中藥協會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衛權看來,是“生產工藝設備中藥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告訴記者,過去中藥現代化重視的是位於後端的加工生產,如成分提取,劑型開發等,但是現在應更強調位於前端的種植,“建設好第一車間”。他列舉瞭韓國、日本以及歐美的經驗。韓國人參產業發達,他們從種植到加工的各個環節,都加以嚴格質量控制,以確保人參的高品質。日本漢方藥使用的原料80%以上來自國外,他們采取原料種植到使用多環節的監控、溯源,保證藥材原料的穩定性和可控行。如津村制藥在吉林的人參基地,采取農場式管理,全部按他們的要求管理。鐘紡制藥采取的是,日方下訂單,供應公司建立與農戶的合作關系,追蹤落實到個體、農戶從而保證采購品種達到來源可知。花旗參是美國的主產品,他們從種子到田間管理,直到等級加工、嚴格以協會認定的標準和規程進行種植和操作。歐盟則基本采取的是以有機和無公害為手段和控制方法保證采購天然植物原料的安全可靠。對基地認證、對采購檢驗,用標準控制基地的規范種植。王衛權認為,著眼於保障中藥材內在質量和安全,目前對藥材從源頭控制的呼聲越來越高,能否“種得規范,用得放心”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合理使用肥料、農藥、模擬和回歸生態環境下的種植是新型種植業的需求,也應成為中藥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力推中藥材種植規范化我國中藥材的種植面積約2100萬畝,常用品種的種植基地已發展到430個,其中經中國中藥協會種植專業委員會認證的“道地優質藥材基地”32個。談到中藥材基地存在的問題,王衛權表示,主要是“散亂小,種植不規范,質量意識差,基地管理模式滯後,流於形式過多,工作不紮實”等。基地建設必須改進和加強,其中的關鍵在於“調動藥農積極性”。農民群體的特點是相對“更多關心眼前利益,組織比較松散,難以協調和管理”。他認為,首先要讓藥農認識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每一個環節都要清楚目的是什麼。隻有按規范種植,基地中藥材才能在市場上贏得信譽,才能取得較好利潤。否則就會導致像臺灣那樣“退貨無門”事件發生。其次,要回歸自然,模擬野生生態環境來保證藥材的質量。這是中藥材規范種植的根本點。“照顧農民利益就不要算計小錢”,王衛權說,如中國藥材公司和蘭州大得利生物化學制藥(廠)有限公司在甘肅岷縣所建的當歸基地,對藥農要求按規范化種植方案去做,同時提高對藥農的補貼,每畝增加到200元。收購時則按照高於市場5%的價格進行。要引進先進技術促進基地建設。中國藥材公司與臺灣加強合作,並非僅看重島內市場,而更多地在於臺灣擁有輻射日韓、歐美的轉口貿易,在於引進臺灣的先進農業技術,如快速育苗技術嫁接到中藥材種植業。關於基地合作模式,王衛權認為,目前比較好的有農場式、合作式、聯盟式、契約式,但到底哪種模式更為適合,各地情況不同,可各有選擇。歐洲的農業管理模式是我們中藥材種植方可借鑒的模式,他們是農民把土地委托給公司,或代資入股,形成公司化運作,一切按統一標準種植、管理,保證品質質量。”最近一個時期,種植養殖專委會工作的重點就是利用論壇、座談等多種方式,包括每一次“優質藥材指定出口基地”授牌頒證,都是“推進規范種植的造勢宣傳。”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支票貼現~各家銀行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比較推薦/2012-09-03/14540502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imesh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